
常温保存馅料是食品加工和储存过程中常见的一个环节,为保证其安全性和质量,需要遵循一系列国家标准进行检测检验。根据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标准,对于常温保存食品馅料,通常会涉及以下几个主要标准:
1. GB 2760-2014 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》:
该标准规定了食品中可使用的食品添加剂的种类、使用范围及大使用量。对于常温保存馅料中的添加剂的使用,必须符合该标准规定,以确保食品的安全性。
2. GB 14881-2013 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》:
这是对食品生产企业的综合性卫生要求标准。包括了生产环境、设备设施、人员管理、生产过程卫生管理等,旨在确保食品生产的整个过程符合卫生要求,对常温保存馅料的生产至关重要。
3. GB 19295-2011 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肉制品》:
这是针对肉制品的标准,但许多馅料中会含有肉类成分,适用于这些馅料的生产和检验。它涵盖了成分要求、微生物限制和理化指标。
4. GB 7099-2015 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苛求条件微生物的检测》:
微生物检测是判断常温保存馅料是否安全的一个重要环节,该标准针对食品中微生物的检验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规定。
5. GB/T 23495-2009 《速冻面米制品》:
并不完全适用于常温保存食品,但能为类似制品提供一些参考标准,特别是在产品安全性和质量方面的检测上。
对于常温保存馅料的检测和检验,还可能涉及到特定的行业标准和企业内控标准,因为在某些特殊类型的馅料(如豆制品馅料、坚果馅料等)方面,标准可能不够详尽。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也常参与到相关食品检测的科研工作,为标准制订和执行提供技术支持。
不同种类的馅料会有其特有的成分和保存需求,在执行检测和检验时,应确保选择的标准与实际产品相匹配。对于新型馅料或特定应用场景,也可以参考国际食品标准和其他先进国家的标准,以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国际化水平。
终,企业在进行常温保存馅料的检测检验时,不仅要严格按照国家和地方标准执行,还要根据市场反馈和自身产品特点不断调整和优化检测流程,确保产品品质达到消费者的期望。